故鄉有母親,還有弟弟和他的一家人。每次回老家,感覺都是暖暖的,漂泊的心得到撫慰。 元旦假期,我提前回到分別不久的故鄉,首日,在家陪著母親;翌日,跟弟弟上山采中草藥;元旦日,陪母親整地。 家里的地到底有幾畝,不太確切,但比較零散。有些分布在幾個山沖里,相隔甚遠,由于偏僻,基本都荒蕪了。有些在門口的平疇上,但也是東一塊,西一塊。最集中要算大塘下面的那七八分地了。大塘,在老家就是小水庫的別稱,儲存的水主要供農田灌溉,也養魚。 以往回老家,都沒有和母親一起勞動。只是看著母親摘蔬菜,掰玉米,也用不著幫忙。 如今,大塘下面的一塊地,由于長期被水泡著,如不排走,恐怕就成沼澤地了,母親想趁著春耕前把地弄好。恰逢回到家,元旦日我決定去幫忙。開始母親不同意,說去看看就行了,但我還是換上鞋,跟著母親往地里去。 走在田基上,沿途看到一片片田園風光,收割完的稻田里佇立著水稻橘黃色的根蔸,有些已經長出新苗。菜地上長著青菜、蘿卜、大蒜、荷蘭豆,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蔬菜。 我們家的地里,景色碧綠碧綠的,不僅有土豆、蘿卜、荷蘭豆,還有芥蘭、麥菜等。最靚麗的景致莫過于菜花了,金黃金黃的花瓣兒,把田野都點綴得格外絢燦而靈動。我看過珠海斗門的油菜花,也看過內蒙古的油菜花,以及祁連山的油菜花,但那種沖動不過是眼前的一亮,如一位麗人在身邊淺影薄光般飄過。如今,看到自家地里的菜花,我才覺得這花真真確確長在我的心窩里。這是母親用勤勞的雙手種出的花,最溫馨、最動人,永遠綻放在我的心里。 就在我迷醉地欣賞地里的景色時,母親已經開始干活了。她穿著雨靴,拿起鋤頭,把準備要挖走的一壟地上的雜草鋤去。母親告訴我,這樣做,一是防止野草來年再長出來,二是用來作肥料。我趕忙過去,拿起鐵鍬,把那段舊田壟挖走,另在旁邊的空地上堆起一段二三十厘米高的新田壟,同時把草根埋在下面。 還好,泥不算硬,一鍬下去,幾乎不怎么費力氣,腰也還算給力,居然一點都不痛,只是雙臂有點發酸。不過,休息一會又恢復正常。氣溫雖然只有10度,但我卻干得滿頭大汗,不得不把外衣脫下,只穿著一件背心。 母親說,等開春了,輪流種上淮山、芋頭、番薯、木薯、玉米、花生等農作物。女兒愛吃番薯干,到那時候就可以盡情地吃了。家里的番薯干風味獨特,嚼起來帶有韌勁。尤其是經霜的番薯,特別的甜。小時候,把剛挖回來的番薯堆放在床底下,過一段時間再煮著吃,賽過蜂蜜。把它們裝在一個竹篾編的小框里,帶到外面,一邊聊天一邊吃。這種樂趣也只有農家的孩子才能體會到。 如今,吃番薯的已人越來越少,那個吃番薯長大的年代,已經煙消云散。 就一個上午,我們就把新的田壟筑好,積水也排走了。新筑的田壟,土質黑黑的,軟軟的,我想,種什么都會有好收成。俗話說,莊稼一枝花,全靠肥當家。這黑土地,便是莊稼的家。 想到這,我不由得感慨萬千。我們這些離開家鄉的游子,難道不就是一顆顆莊稼嗎?而我們的母親,不正是一塊塊黑土地嗎?正是母親把我們滋養大,我們方可遠走高飛。 但是,又有多少人,飛走了,還可以再回來。我是幸福的,在故鄉,我有母親,有親人,有土地。想回去,就可以隨時回去。 不忘初心,留住自己的根,這才是我們明智的選擇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散文
- Oct 13 Sun 2024 12:46
在大山深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